军转干考试

首页 > 军转干考试 > 阅读资料 >

2022山东军转干申论范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淄博中公教育 2022-02-18 14:04:06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2年山东军转安置考试即将来临,为帮助大家备考山东军转考试,山东中公教育军人考试频道特整理了军转申论备考素材,下面为大家分享:2022山东军转干申论范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 写作 ▎公基题库  申论题库 ▎ 时政热点 

 

湖南苗族发展刺绣技艺让百姓实现“守着家、刺着绣、养着娃”的愿望;唐卡传承人马才成通过注入新元素,打通了技艺传承与学校特色教育的通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将传统戏曲与当地旅游活动相融合,编排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领了非遗文化进万家......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地频频亮相,为百姓增添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中韩端午节申遗争论,到端午节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对非遗传承发展越来越重视。然而,目前非遗保护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社会认可度较低、创新手段渠道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进一步活起来、传承好?在坚守其本的基础上,与古为新、与时俱进,无疑是重要路径。

盘活非遗,坚守其本,不忘来时路。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功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留下的智慧结晶,是彰显文化大国的一张张精彩名片。600多年历史的昆曲,不论是剧场舞台,还是田园乡村,在老一辈昆曲表演艺术家的演绎下,处处曲声,传承经典;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篆刻,作为我国独特的镌刻艺术,借助笔法、结构,方寸间施展技艺,彰显了国人真实、专注的一面;300多年历史的粤剧,采用戏剧、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的结合,展现着岭南坊间的生活......盘活非遗,从认识了解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对非遗的保护和实践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

盘活非遗,与时俱进,砥砺向前行。以前,非遗传承一般以口口相传的模式发展,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少感情,导致非遗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窘境。而如今,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非遗技艺,挖掘年轻传承人”之下,一阵青年非遗风刮起,让我们看到了短视频主播的黄梅戏,听到了微博博主的昆曲之声,感受到了年轻人喜爱的潮剧......越来越多年轻传承人尝试将非遗“搬”到互联网,借助网络平台与网友实时交流,穿插非遗知识普及讲解,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创新内容表达、打通线上线下......新潮的探索让非遗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

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军转干考试<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