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省考申论技巧:提升“过关”能力做好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是申论的基础题型,从一定程度上说,其他题型都是在归纳概括基础上的延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归纳概括是学好申论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掌握归纳概括题目作答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国省考申论学科必考题目,近两年国省考考试中归纳概括题更是花样百出给同学们答题带来一定的困扰,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走进归纳概括,深入剖析题型变化。
一、审题要过“内容关”
近年来,归纳概括题型的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命题形式变化,命题人在命题时题干设计的文法更加新颖。比如:国家公务员考试2018年市地级第二题:给定资料2中,L村村支书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发出感慨:“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请根据给定资料2,分析他为什么感到压力很大。很多同学在审题时根据字面意思“分析”一词进行浅表化的解析。此外,再加上本题目出现了一句话符合综合分析作答对象可能是一句话的特征。这样以来就容易导致误判,将这道题当做综合分析,套用原有的答题路进行解析,结果导致答非所问。而这些同学犯的是经验主义的错误,一味的根据经验答题,而忽略了本题最本质的答题任务是什么。第一,这道题命题人最根本的答题任务是让我们分析村干部为什么感到压力大,即分析原因即可。第二,分析什么压力呢?在前一句中“土地调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此可知,村干部的压力来自于土地调整。
总结以上内容,由于归纳概括考察特征在变,我们如果沿用原有的经验答题往往容易“入坑”,因此,我们应因时而变,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这道题让我们做答的是什么,并围绕它去展开分析,这样也能提高审题效率,更能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二、材料分析要过“聚焦关”
一般在精力过一段时间的备考的同学往往会发现抓关键词的方法非常好用,读材料过程中也往往“目无全牛”,把材料信息进行“肢解”,甚至为了保证要点齐全,材料一句一思考的形式进行“碎片化”的阅读。但是,这样往往忽略材料的内在逻辑,甚至容易把握不住重点信息,这样的做题方式,最终得出的答案也一定是琐碎的没有条理的。我们可以通过一段材料的解析,来训练一下。材料如下:
“环境稳中向好。 2014年以来,浙江510万户农户生活污水实现截污纳管,90%建制村、74%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劣Ⅴ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 。 1—6月,设区城市PM2.5浓度3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2%。”同时,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体系建制村全覆盖。毫不手软清除农村违法建筑,做到新增违法建筑零增长,全省共创成无违建县(市、区)6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27个。积极开展“赤膊墙”整治,建设具有乡土气息、江南味道的“浙派民居”。
阅读完这段材料我们可以发展,材料呈现一种总分结构,先交代环境稳中向好,以为这后续的内容都会围绕着环境展开。继续分析不难发现后续的内容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是人居环境改善。首先,在自然环境里边突出了两个方面内容:1、截污纳管,治理污水;2、改善空气质量。其次,在人居环境改善里边则从三个层次展开,1、生活垃圾集中处理;2、清楚违章建筑;3、开展民居整治,打造特色民居。总结以上内容,材料解析,不仅要注重仔细阅读,更要注重整体逻辑把握,这样才能理清逻辑,确定要点。这就是我们要过的另一关,即“聚焦关”。聚焦材料内容,聚焦材料层次,弄清楚材料层次,得出确切的要点和关键信息。
中公教育希望通过以上讲解能够为小伙伴深刻领会归纳概括题命题形式的变化,同时,也能够删繁就简,抓住本质,提升材料阅读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