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淄博医疗卫生卫生类招聘面试:慢性牙周炎的诊断
2020年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备考敲响了战鼓,山东中公卫生人才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事业单位医疗岗招聘面试临床专业知识,各位准备报考2020年医院招聘考试的小伙伴们赶快练习起来吧!
既然我们要学习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就应该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一类牙周炎,其起病和发展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牙周袋的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
(1)起病缓慢,自觉刷牙或进食出血或口内异味,一般无明显不适,不受重视。一般随病程延长、年龄增长而使病情累积、加重。
(2)牙龈鲜红或暗红色,牙石堆积处有不同程度炎性肿胀、增生,探诊易出血,甚至溢脓。少数病程较长或曾经接受过不彻底治疗,牙龈相对致密,颜色较浅,但探诊出血。
(3)牙周袋探诊深度>3mm,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能探到釉牙骨质界,附着丧失。附着丧失的存在对诊断更重要,说明患牙已患有牙周炎。
(4)X线片上可见牙槽嵴顶高度降低,有水平或垂直骨吸收。
(5)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多根牙可累及根分叉区,形成根分叉病变,并出现牙松动、病理性移位,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
(6)牙周炎具有牙位特异性和位点特异性。同时侵犯多个牙,有一定对称性。各部位的牙齿患病机会和进展速度也不一致。磨牙和下前牙以及邻面易发病、病情重。
(7)根据附着丧失和骨吸收波及的范围(患牙数)可将慢性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
局限型:全口牙中有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位点数≤30%。
广泛型: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位点数>30%。
(8)根据牙周袋深度/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程度,慢性牙周炎分为轻、中、重度。
当我们熟练的掌握了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牙周袋的形成、邻面附着丧失,牙周探诊出血、牙槽骨吸收等,即可诊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专业有关面试资料,你学会了吗?更多相关备考知识请关注淄博医疗卫生考试网。